大城之央 千年古都吟唱动力新曲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宜宾

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

4000多年的酿酒史

“中国白酒之都”

曾是它递给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


宜宾锂宝新材料园区 宜宾日报记者 王宇 摄


可喜的是

如今

继以五粮液为代表的

白酒产业这张名片之后

宜宾这座千年古都

全新拥有了

第二张同样具备世界级影响力的

优势产业名片——动力电池产业

这张新名片将于今年7月

在宜宾举办的

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

被更多的全球行业精英知晓

回望这张新名片的“诞生记”,是我市以宁德时代年产能225GWh动力电池项目为核心,强力推进动力电池产业“建圈强链补链”的谋篇布局——


凯翼汽车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检查凯翼新能源汽车 宜宾日报记者 王宇 摄


早在2018年,宜宾便与全球销量第一的动力锂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开启合作。宁德时代与天华超净、晨道资本、天原集团等公司成立宜宾市天宜锂业科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动力电池前端材料项目;

2019年12月,宁德时代锂电产业在西南地区的重要战略布局,总投资100亿元、占地1000亩、年产能30GWh的四川时代动力电池宜宾制造基地项目在三江新区正式开工建设;


四川时代一二期项目


2021年6月,四川时代一期项目正式投运,目前,一、二、五、六期项目全面运营;2022年4月,四川时代七、八期项目开工……


“自2019年12月一期项目首次落地宜宾三江新区以来,省、市、区的一系列务实举措,让我们持续扩大在宜宾的产能布局,目前动力电池工厂已扩展至十期,总投资达560亿元。其中,一、二、五、六期项目从开工到全面运营,只用了短短的28个月,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宜宾速度’‘三江速度’。”四川时代总经理朱云峰说。


四川时代生产车间


“为了发展动力电池产业,宜宾市委、市政府可谓倾尽全力,认准了赛道,下定了决心。”今年5月12日,在“碳路未来 绿动宜宾”媒体科技探营活动座谈会上,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动力电池一科科长周强深有感触地说:“宜宾用两年的时间,办成了一件大事,引进了宁德时代。这也是宜宾发展动力电池产业最大的优势。”


而伴随着四川时代项目在宜宾的落地投产,一批批外地产业链企业纷至沓来,宜宾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生态圈初步构建。


宜宾锂宝的科研人员正在对三元正极材料进行研究 宜宾日报记者 王宇 摄


“宜宾锂宝将在‘十四五’期间,建成年产15万吨锂电三元正极材料及配套前驱体项目,打造从锂电原料到锂电材料再到锂电池回收利用的一体化产业体系,预计实现销售收入超300亿元。”日前,记者走进位于三江新区的宜宾锂宝企业生产车间看到,生产线上正忙着进行正极材料的高温烧结。该企业已与宁德时代签订长达10年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第一季度,该企业实现产值13.7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正极材料生产5019吨,同比增长59%。


科达利生产车间


视线转向长江工业园区,坐落于此的四川科达利新能源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正加快推进。这是国内锂电池结构件、汽车结构件制造的龙头企业科达利在宜投资建设的四川时代“链核”配套项目。


以上这样随处可见的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是宜宾推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缩影。今年一季度,宜宾动力电池产业交出迅猛增长的“成绩单”:工业总产值150.92亿元,同比增长10.87倍。


长江工业园区俯拍


为赋能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宜宾大手笔推进大学城科创城“双城”建设,新引进在宜办学高校10所,在校大学生超过8万人;引进欧阳明高、邓中翰等院士(专家)工作站7个、产研院12家,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孵化)平台120个;出台人才新政30条等政策,设立10亿元的两院院士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新增高层次人才6686人,成功创建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长江潮涌 奔腾入海

戎州大地 欣欣向荣

一曲“动力”

刷新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新曲

正在万里长江第一城激情吟唱











CIBF深圳电池储能展 | 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      展会咨询手机&微信:18902030140     津ICP备15000287号-1

我要参展| 我要参观|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