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动力电池之都”! 宜宾将这样布局~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

新能源汽车产业

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当然

宜宾也毫不示弱、乘势而进

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之路


宜宾汽车产业蓬勃发展。


打造“动力电池之都”

加快建设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近年来,宜宾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把动力电池作为全市重点产业强力推进。


四川时代一期项目。宜宾三江新区党群工作部供图


同时,以宁德时代为核心引领,不断加速产业集聚,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和核心配套生产基地,缔造宜宾速度新一轮大发展的传奇。


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

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人才联合培养


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来宜后,就把宜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工作列入到了院士工作站的战略目标中,目前,已从全国引进了院士领衔的接近120人的高水平新能源汽车科研团队。



除此以外,该站还探索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孵化模式。今年已经培育落地8家企业,还有10家在孵化,预计产值1亿元。


西南交通大学宜宾研究院

智力赋能 车辆人工监测维修成本降低


这段时间,在西南交通大学宜宾研究院,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刘根硕正忙着和团队成员进行振动能量采集装置性能测试,试图利用低功耗传感器作为信息收集设备,采集轮胎磨损、螺丝松动等车辆常见故障,第一时间告知驾驶员,保障车辆安全行驶。


刘根硕正忙着振动能量采集装置性能测试。


该研究院机械工程专业研二学生刘根硕告说:“我们实现了车辆故障检测的同时,减少了人工维修监测的成本,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西南交通大学宜宾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学宜宾研究院于今年4月投运,目前已引入了交通运输、材料工程、生命工程、信息科学、机械工程等8个学科的13支科研团队,带动了90多名研究生来宜开展科研工作,通过把校内的科研成果带到宜宾相关企业进行转化,与宜宾相关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通过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人才。


布局“十四五”

领跑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


随着时代吉利、英伦新能源汽车、天宜锂业、锂宝新材料、贝特瑞、德方纳米等一大批整车、零部件和锂电产业链配套企业陆续建成投产,宜宾将在“十四五”期间建成总产值4000亿元。


凯翼汽车生产线


今年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产值将突破200亿元,2022年将突破600亿元。


到2026年,力争实现“整车产销50万辆、动力电池产销200GWh,产值规模达4000亿元”的目标,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推广、人才培养基地,建成“动力电池之都”。


同时,宜宾正加快新能源汽车新技术的市场导入与推广普及,重点从科研创新、规模提升、产业链配套、推广应用、充换电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鼓励支持,为国产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深踩电门”、“快速突破”的条件。












CIBF深圳电池储能展 | 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      展会咨询手机&微信:18902030140     津ICP备15000287号-1

我要参展| 我要参观|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