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替油,绿代碳!“电动三江”将打造全省绿色发展典范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高质量建设三江新区,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


如今,三江新区全力推动“电动三江”建设,以电替油、以绿代碳的交通领域电动化工程正加快推进。


“零排放零污染,比油车更省钱”  

近日,记者在位于三江新区的新能源综合服务中心Ⅰ号换电站(以下简称:Ⅰ号换电站)看到,多辆重型卡车正在进行换电操作。



三江新区Ⅰ号换电站管理人员周承雨告诉记者,驾驶师傅只要把车开进换电站,识别扫描二维码后,就可以下车等待,整个过程采用无人化操作,时间大概需要5分钟完成。



Ⅰ号换电站于去年12月底建成投运,目前该换电站拥有满足50辆电动重卡24小时循环换电的承载能力,当前主要服务新区各在建工程项目的渣土车辆和物流运输的牵引车辆。



“零排放零污染,在运行过程中相比油车,费用较低。”周承雨给记者算了一笔帐,电动牵引车一公里是2度电,每公里综合费用3元左右,相比油车可以节约30%-45%成本。

今年,Ⅰ号换电站还将增建1座重卡换电站。


这里将建全国首座花园式能源港  


东部产业园重卡换电站能源港项目于3月启动。



项目将配建100个充电接口,2座重卡换电站及1座1000度电的储能设备,建成集光伏发电、储能应用、充换电、低碳交通换乘为一体的全国首座花园式能源港。



“今年,我们预计建成13座充电站,新增700个充电接口,建成重卡换电站5座推广换电重卡300辆以上。”三江新区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统筹协调办充电设施建设组组长任超说。


技术为引领 项目做支撑  


除了相关项目,技术支撑也尤为重要。


这段时间,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正在研发一款“宜宾交通碳大脑智慧平台”,将采集全市燃油车和电动重卡、电动公交、电动出租、电动网约车以及客运班线车辆的碳排放数据和碳减排数据。



同时,三江新区“电动三江”将实施电动基础设施补强工程、出行场景电动化替代工程、交通低碳园区示范工程“三大工程”。到2024年,累计新建各类充换电站超50座,充电接口超1000个,满足8000辆以上新能源汽车充电;力争带动区域内新能源汽车推广超10000辆,建成碳大脑智慧平台,将东部产业园建成交通低碳示范园区,打造全省绿色发展典范。



“实施‘电动三江’以后,我们未来的生活会更加便捷。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好,人们更加幸福。”任超憧憬着未来。


来源:宜宾广播电视台综合



CIBF深圳电池储能展 | 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      展会咨询手机&微信:18902030140     津ICP备15000287号-1

我要参展| 我要参观|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