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领未来丨“电动宜宾”加快推进 传递绿色高质量发展新信号


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宜宾新能源产业,自引进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实现重大突破后,而今正迈入打造一体化电池产业链、推进“电动宜宾”建设的新征程,向全世界传递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信号。


微信图片_20230511092954.jpg

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能源港。记者 陈忆 摄


宜宾各地在构建补能服务网络、推动车辆电动化替代、新技术融合应用方面不断加码,做长产业链、做大市场。在宜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遍地开花,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在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有效减少碳排放、助力城市交通绿色转型、提升城市发展形象等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据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累计建成充电接口9278个,其中中心城区5432个,车桩比达到1.8:1。


全力构建充换电生态圈

充电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西南交通大学宜宾研究院学生胥杰是自贡人,谈到这几年宜宾的变化,他对“电动宜宾”的建设印象深刻:“宜宾对新能源汽车很友好,在三江新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随处可见。”


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能源港。记者 陈忆 摄


近年来,三江新区全力开展“电动三江”工程,高质量推进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初步编制完成《三江新区充换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努力做到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合理规划、高效推进,全力构建新区智能、绿色、共享、多元的充换电生态圈。截至目前,三江新区已建成充电接口1790个,其中快充接口825个、慢充接口965个,建成储能示范站2座。


三江新区充电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汽车充电便利程度。


位于三江新区公元π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记者 陈忆 摄


5月9日上午,在三江新区,新能源汽车驾驶员唐方全缓缓将车辆驶入充电站。唐师傅开了七八年车了,最近一年多换了新能源车。“新能源车成本要节省很多,开起来也要舒服一些。”他说,三江新区、翠屏区、叙州区充电都比较方便,充电一次半个小时出头,20多元钱。


位于三江新区恒旭国际大酒店的光储充检智能充电站。记者 陈忆 摄


宜宾三江新区发展和政策研究局经济运行与统计处处长郭莹莹介绍,接下来,三江新区将通过统一规划、政府主导、分段实施的建设模式,实现对各类运营商的“统建统管”,形成“公共+专用+自用”充电设施多维一体的格局,努力打造“五分钟快充生活圈”。


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现

示范带动效应不断增强


“我们跑白班的话,一般四五十分钟左右就充好了,充满电的话能跑300多接近400公里。”5月9日下午,在位于翠屏区红坝路的充电站,新能源出租车驾驶员串炳奇高兴地说,使用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有保障、运行成本更低,操作也很人性化,“手机上下载APP,直接扫码就可以充了,方便快捷。”


微信图片_20230511095659.jpg

红坝路电动汽车充电站日均充电量约300车次。记者 陈忆 摄


随着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铺开,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了直观的体现。以红坝路充电站为例,宜宾翠富城市运营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刘京告诉记者,这座充电站共配有44个快充接口,5个慢充接口,可满足49辆新能源车同时充电。充电站于2021年9月正式开放,日均充电量达到了约300车次。


当前,翠屏区围绕高速路南北出口、五粮液机场等重要点位,累计建成充电接口1733个。其中,今年以来,在五粮液产业园B区、宜宾高速公路客运站停车场等地已新建快充接口110个,目前正进入调试和试运行阶段,正式运行后,将进一步满足企业发展和区域新能源车辆充换电需求。


翠屏区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主任肖燕表示,翠屏区将有序推进形成“中心城区充电基础设施覆盖半径小于2公里,各镇(街道)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的快速便捷充电网络体系。


点位布局之外,科技创新赋能下的“电动宜宾”建设,其示范带动效应也不断增强。


位于宜宾高客站的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即将投用。记者 陈忆 摄


5月9日,位于宜宾高速公路客运站的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正在设备调试,计划在5月15日试营业。


“配套的两座光伏雨棚顶部铺设了50多千瓦光伏板,光伏绿电可满足场站运营的消耗,多余的电可以储存在储能柜里并供给充电桩使用。”智能超充站建设方宜宾市充电猫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陈章锦自豪地介绍,两套光储充检微网系统集装箱,安装了1000度的储能电池,除了储存光伏发的电,还可以在电价谷时把电存进储能电池,在电价峰时放出来给车辆充电,对电网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宜宾是全国11个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四川省唯一入选的城市。在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能源港是集光伏发电、充换电、低碳交通换乘为一体的花园式国际化能源港,以多种方式全面展示了“电动宜宾”低碳应用成果。


宜宾的新能源汽车成为一道流动的“绿色”风景线。以翠屏区为例,2022年推广应用新能源重卡40余辆;区属国有公司购置新能源环卫车辆138辆;李庄古镇景区、翠屏山景区内服务车辆电动化率达到100%;区属4家巡游出租车企业更换电动车303辆,区内网约车公司已投运68辆纯电动客车及新能源车。


全年计划建设2000个充电接口

持续书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实施“电动宜宾”工程,是宜宾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落实“电动四川”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的一项重要举措。


自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召开以来,宜宾在推进重卡换电试点城市建设、科学布局补能服务网络、加快推进车辆电动化进程、高标准打造智慧应用场景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2023年度宜宾计划建成2000个充电接口,3个储能示范项目。


乘着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召开的东风,宜宾正加快推进充电接口项目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会前目标任务(875个接口)的88%。


新能源汽车充电方便、快捷、成本低,颇受宜宾驾驶员青睐。记者 陈忆 摄


与此同时,围绕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宜宾着力打造宜珙路及支线“绿色货运”走廊示范场景、三江新区临港片公共交通领域电动化示范场景、“未来城市”示范场景、车路协同示范线路等示范场景。


面向绿色低碳未来,宜宾将持续优化完善补能服务网络,加快车辆电动化进程,着力推动宜宾交通结构绿色转型。


宜宾,在万里长江的起点,持续书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CIBF深圳电池储能展 | 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      展会咨询手机&微信:18902030140     津ICP备15000287号-1

我要参展| 我要参观|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