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来自美国、加拿大、比利时等21个国家的28家主流华文媒体高层走进四川宜宾长江工业园4号重卡换电站,了解重型卡车如何实现5分钟快速换电。
重卡换电设备集成在一个集装箱模样的“盒子”内,一侧开口设为车道。卡车由入口驶入后,换电设备伸出机械手臂,将安置于货车驾驶室后方的电池包吊起,并安放上新的电池包。从开进换电车站到完成换电,只需5分钟的时间就能让卡车 “满电复活”。
据了解,该重卡换电站可满足每日168辆次电动重卡车换电需求。吉尔吉斯斯坦《丝路新观察》副总编辑张兴鼎期望这种模式能够不断推广。
四川宜宾长江工业园4号重卡换电站
自2021年10月
成为国家新能源汽车
换电模式综合应用类试点城市后
宜宾不断加快建设步伐
新能源重卡汽车的换电产品、技术、场景培育
和打造日渐成熟
角逐新能源赛道
宜宾为何要聚焦重卡换电?
重卡换电对宜宾有什么意义?
它又为宜宾“换”来了啥?
重卡换电
一年70台电动重卡可减排二氧化碳4500吨
2022年7月,位于宜宾珙县的百家旺换电站正式投用。该换电站是建设在宜宾县份上的首座重卡换电站,投用半年多以来发挥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当前,百家旺换电站正在积极助力宜珙路重卡换电应用场景示范线建设,服务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绿色运输示范线应用场景展示。
宜宾市部分重卡换电站位置图。(三江集团绿城公司供图)
电动重卡与燃油重卡相比,具有零排放、噪音低、换挡便利等优势。特别是在使用成本方面,“油电差”的存在,使电动重卡在同等应用场景中能耗低于燃油重卡,电车较油车节约约40%的能耗。
三江集团绿城公司、宜行公司联合运输企业宜宾绿程供应链公司,积极开展多场景示范应用,目前已投放70辆电动牵引车配套重卡换电站开展运营。
据三江集团绿城公司工作人员吴思宇介绍,燃油车消耗1升油排放二氧化碳约2.5kg。现目前70辆电动牵引车,平均每车每天行驶300公里,每100公里消耗燃油约31L,每车每天消耗燃油约31×3=93L。
70台车每日二氧化碳排放约:70x93x2.5=16275kg。
以一年运行280天进行计算,70台车可减排二氧化碳约4500吨。
宜宾重卡换电
增势持续
时间回到2020年9月,“中国电动重卡换电产业促进联盟”在四川省宜宾市成立,并举办了首届理事会议。会上,宜宾就表态,会积极支持重卡换电试点,营造政策环境、人文环境、民生环境、市场环境等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2021年12月,三江新区1号换电站暨电动重卡投运仪式举行。宜宾市副市长薛庆表示,此次投运标志着宜宾的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试点工作正式全面推进。他还指出,在2024年,将率先在全市建成适当超前、功能丰富、设计前沿、智慧安全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力争实现区域内公共领域电动化渗透率100%,专用领域电动化渗透率达100%,其他领域电动化渗透率超30%的任务目标,当好电动宜宾排头兵。
时间回到现在,从2022年至今,宜宾大力推行重卡换电站的建设,截至目前,宜宾市已累计建成重卡换电站9座,推广换电重卡514辆。2023年,宜宾市计划建设重卡换电站14座,推广应用换电重卡700台。
下一步,宜宾将全力培育换电重卡产业链,打造示范场景,实施“市场换产业”行动,加快换电重卡地方标准制定,并大力推进动力电池产业小镇、车路协同示范线等建设,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等“电动化”应用示范建设,全力申创第一批全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市。
目标
全力打造“电动宜宾”
重卡换电在宜宾的大力推广,实际上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宜宾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推动电池技术、充电设备等领域的创新,带动电池制造、充换电设备制造、换电站建设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相关行业的就业和整体经济发展。
2022年3月,宜宾出台了《全面推进“电动宜宾”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全力开启加快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加快推动重卡换电站建设、建设城市碳大脑智慧平台等17项“电动宜宾”建设工作。
环环相扣。宜宾在推进充换电设施建设的同时,宜宾持续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相关政策标准制定。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电动宜宾”工作“力度加大,步子加快”的工作要求,明确了“电动宜宾”工程年度目标任务和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目标任务,将进一步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在“电动宜宾”工程2023年要完成的9项主要目标任务中,充电接口和新能源物流配送车建设和投用情况,率先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期间完成任务过半的目标。
据了解,宜宾还将积极谋划示范应用场景,围绕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全力打造宜珙路及支线“绿色货运”走廊示范场景、三江新区临港片公共交通领域电动化示范场景、“未来城市”示范场景、车路协同示范线路等4大示范场景。
“电动宜宾”
未来可期,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