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记者从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宜宾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新能源汽车在宜宾的生产和使用,深受到市民和消费者青睐。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举办后近一年时间里,“电动宜宾”建设采取了哪些新举措?取得了哪些新成效?一起来看看官方解答。
推进重卡换电试点城市建设
宜宾按照科学布局、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安全稳定的原则,印发《宜宾市换电重卡示范场景实施方案》,全力打造电动重卡政策端、建设端、运营端和应用端四大场景,建成重卡换电站9座、推广电动重卡524辆;出台换电式重卡换电站消防安全设计规范、管理规范和火灾事故处置规程三大地方标准;加快编制5项换电式重卡车载换电系统互换性系列地方标准,拟于近期发布。
科学布局补能服务网络
围绕公共运输领域补能需求,坚持系统谋划、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公路沿线、城乡公共区域为重点,特定场景为补充,加快优化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能服务网络,全市新能源汽车车桩比达到1.7:1(充电接口9044个)、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充电设施覆盖半径小于2公里的补能服务网络。
加快推进车辆电动化进程
坚持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示范,按照需求牵引、政策引导的原则,有序实施车辆电动化替代,中心城区城市环卫清扫车、重点景区内服务车电动化率达到100%,中心城区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网约车电动化率分别达到78.6%、44.1%、44.1%,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
高标准打造智慧应用场景
面向绿色低碳未来,聚焦电动化综合应用、自动驾驶、数字化碳管理等高新技术发展方向,探索实施新技术融合应用。搭建宜宾交通碳大脑智慧平台,实现交通领域碳排放记录“零突破”。建成车路协同生活、生产应用场景,实现全国首条开放路段智能网联汽车试验示范案例突破。
接下来,宜宾将以申报全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为契机,全力推进重卡换电试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建设,持续优化完善补能服务网络,加快车辆电动化进程,着力推动宜宾交通结构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