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1日)开幕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是一场全面展示动力电池前沿技术、绿色低碳出行最新成果的世界级盛会,也是一场大咖云集探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尖峰对话。
大会主论坛上,《2022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报告》和《2022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宜宾)指数》两项重要成果重磅发布,其中的中国发展指数显示,中国西南地区潜力巨大,有望形成动力电池产业聚集的新高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 瞿国春: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受矿产资源和绿电的优势(影响)明显,所以产业呈现追赶态势,四川整个新增的产能达到了30%。
新能源风口下,四川应如何抓住机遇、助推动力电池和新能源产业向纵深发展?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围绕动力电池赋能“双碳”战略、前瞻技术突破等行业前沿热点,用多个分论坛“解剖式”支招。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锋:四川特别是宜宾作为一个三江汇聚的城市,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水电是一个绿色的能源,实际上国际上都很重视你在市场当中用的是什么能源,所以这个对于宜宾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这个(新能源)产业,对于宜宾今后走向世界都是很重要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8所研究员 肖成伟:在现有的产品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技术提升,希望做到企业和高校的一个有机结合,比如说现在宜宾也有相应的技术开发创新的中心,无论是电池还是在其它的方面,(都可以)连接高校和企业的一些研究热点。
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装机量的快速攀升,全球锂、钴、镍金属资源稀缺以及供需紧张程度日益明显。但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开华认为,大量使用动力电池的城市,如果做好电池回收利用的闭环,本身也会成为一座钴镍锂资源的“富矿”。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许开华:从中长期来看,开采“城市矿山”,不仅是解决资源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减碳”的问题,回收就是减碳。宜宾这个动力电池的世界大会,吹响了动力电池回收的元年,2021年我们做了1GWh的回收,今年我们要做2GWh的回收。
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数十个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集中签约,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超1500亿元,税收近100亿元。“抢滩布局”既有新设项目,也有多次增资加仓的情况。
远东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蒋锡培:四川和宜宾现在是发展得越来越好,有很开放和开明的营商环境。作为(发展了)37年的远东,来到四川宜宾投资,也正是看中了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在这里的一期项目建设非常顺利,今天还要签二期项目,我相信任何一家到四川到宜宾来发展的公司,在这里都会有更好的收获。
抢抓历史性机遇,加快建设“动力电池之都”,预计到“十四五”末,宜宾现有动力电池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约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