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动力电池产业链 宜宾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宜宾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千百年来以“中国酒都”、“中国竹都”称号而闻名。

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宜宾市抢先抓住产业风口,聚焦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建设,力图将宜宾打造为“中国动力电池之都”。7月21日至23日,我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动力电池行业盛会——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召开,这场绿色创新产业革命的成效也正在随之慢慢显现。


1.jpg?x-oss-process=style/w10

宜宾市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


短短的几年间,宜宾的动力电池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2017年,宜宾引进锂宝新材料、光原锂电项目,正式进入动力电池产业领域。2019年,宁德时代签约落户宜宾,在宜投资640 亿元建设全球最大单体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签约动力电池及其配套项目67个、协议总投资1492亿元,涵盖正极、负极、铜(铝)箔等6大组件和正极前驱体等核心材料及辅材项目,其中,投产项目今年1-6月实现产值突破32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0%。宜宾全市以动力电池为“产业地标”,成功实现产业集群培育,列入全省首批四个制造强市试点之一。


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对创新技术与科教人才的重视。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宜宾同济汽车研究院等 13 所产研院,与欧阳明高、邓中翰等 5 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已入驻运行,与宜宾市、成渝地区和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了紧密的合作,致力于推动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全技术链和产业链发展。36平方公里大学城科创城的规划建设,适应了产业链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极大促进了动力电池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全国首批、西南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四川省唯一的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


2.jpg?x-oss-process=style/w10

宜宾交通碳大脑智慧平台监测效果演示


“电动宜宾”工程的建设描绘出一幅绿色低碳的未来发展蓝图。走进宜宾东部产业园,一座花园式能源港已接近竣工,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项目是全国首座集光伏发电、储能应用、充换电、低碳交通换乘为一体的花园式电动化综合应用展示场景。这里的充换电设施每天可以满足1000辆新能源汽车和100辆重卡的充电需求,每年实现碳减排预计达到两万吨以上。能源港综合楼中的碳大脑智慧平台,是三江新区联合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研究打造的成果,它整合接入了全市出租车、网约车、公交、智轨、物流重卡等17000余辆车以及相关卫星遥感数据,为国内首个针对公共交通领域开发的集看碳、析碳、交易于一体的智慧管控平台。这些即将投入运用的项目和平台,使得电动化综合应用、自动驾驶、数字化碳管理等高新技术真正进入到人们生活生产之中,推动宜宾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召开,将进一步集聚新能源产业资源,助推宜宾动力电池领域继续发展。本次大会以“智汇绿色动力·创享低碳未来”为主题,将举行开幕式、主论坛、企业家之夜、5个分论坛、闭门会、展览会等系列活动,预计大会结束后,可实现签约项目45个,投资金额880 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5000 亿元。届时,宜宾将成为集研发、生产、检测、标准、产业链、供应链、回收链于一体的万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核心区,助推四川建设成为世界级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新高地。


CIBF深圳电池储能展 | 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      展会咨询手机&微信:18902030140     津ICP备15000287号-1

我要参展| 我要参观|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