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间,一个莫比乌斯环状的“地标”在宜宾市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被点亮,下方“时代公园”四个大字十分抢眼。
“时代公园”是宜宾市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科技公园,占地13.2万平方米。漫步其间,无障碍车行环线与阳光草坪相得益彰,科技之树、灯光花蕾等景观造型别致,太阳能无线充电椅、荧光石步道、运动发电体验装置互动感十足,为周边的产业工人和居民提供了全新的休闲空间。
“这里原来是一所学校的旧址,属于山地地形,山顶和入口的竖向高差有30多米,视野非常好。”公园承建方、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分公司技术质量部经理文良东透露,这个项目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建筑的设计,但通过丰富外立面的科技感元素、利用自然本底的太阳能和风能赋予更多灵感,让曾经的场景记忆延续、焕新。
千万别走马观花,宜宾时代公园里的“绿色”小心思藏得很深,冷知识TOP3这就来了!
①梦幻的荧光石之路
由于项目设计严格遵循海绵城市方案,场地道路采用了大量的彩色透水混凝土铺装,这种材料在白天表现很好,但在夜间由于环境灯光昏暗就显得比较呆板。于是,设计团队搬来了荧光石夜光彩色透水混凝土。荧光石又被称为夜光石,是一种“蓄光发光的陶瓷”,采用稀土元素激活后嵌入透水混凝土,可以把白天吸收的紫外线能量在夜间以发光形式释放出来,不需额外补光,就能在脚下呈现星星点点的梦幻感。
②瞬息万变的透光混凝土
公园建在山地上,视觉优势就是高差大、起伏多,人行系统自然也有较多的台阶。设计方除了对台阶进行曲化处理,还在梯步踢面上采用导光纤维类的透光混凝土板,打破了传统清水混凝土的那种质朴,但足以容纳无数个LED像素光源,让光与混凝土有机结合,在夜间流淌出五彩斑斓的海洋。再补个知识点,可透光的混凝土由匈牙利建筑师阿隆 · 罗索尼奇于2001年发明,通过成千上万根具有吸收并透射自然光和人造光的纤维束,埋入传统混凝土中组合而成。
③回应风声的墙
公园的核心区域有一面风铃幕墙,原理其实很简单,利用动力学的风力来模拟风吹的效果。墙体采用镜面不锈钢形成了一个个重叠式的小单元,在云起风动间或随之飘舞或戛然而止。这里的山风清冽而富有律动,是自然的声音,也是未来科技表达的媒介。
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即将在宜宾开幕,智慧、绿色的澎湃动力你感受到了几分?四川观察为你持续观察中……